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加入了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分蛋糕”的行列。村镇污水市场当下缺少的是配套政策、监管体系、财政补贴、技术评估以及专业人才等,而农村污水治理相匹配的技术工艺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发展已经不再是阻碍。
事实上,农村污水治理的技术工艺确实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集中
1活性污泥技术:活性污泥技术是一种生物法,向废水中通入空气,使好氧 性微生物繁殖培养形成具很强吸附能力的活性污泥,生物法逐渐成为污水处理技术的主流方法。
活性污泥技术的基本流程: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组成。由初次沉淀池流出的废水与从二次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成为混合液。在曝气池的作用下,混合液充分曝气,并使活性污泥和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所吸附,并被微生物群体所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
活性污泥技术具体还包括很多种,其中有普通式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ab两段式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sbr)法、完全混合性污泥法等。
2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除了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外,还可同时去除氮、磷,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及难降解废水,在好氧段前设置水解酸化段,可显著提高废水可生化性。
3a2/o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艺和生物除磷工艺的综合。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4化粪池技术:生活污水的收集和预处理,建议保留化粪池或村民门口附近的坑塘。化粪池不仅可以起到收集污水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除去部分有机质。
工艺流程为分离池-腐化池-酸化池-氧化池-排放。该工艺无动力、低能耗、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但是化粪池存在清掏困难、产生恶臭气体和堵塞管道等缺点。
5人工快渗:在快速渗滤系统运行中,污水周期地向渗滤田灌水和休灌,在土壤层形成的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状态有利于氮、磷的去除。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65%和94.47%,出水达到gb 18918—2002 一级a排放标准。
6生物滤池:其最大的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系统集初沉池、曝气池、污泥回流设施以及供氧设施等于一身,大大简化了污水处理流程。生物滤池工艺流程见图。
7人工湿地:是利用人工水生态系统内多级生物的稀释降解作用来去除或削减水中污染物的方法。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水生植物有一定经济价值等诸多优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是潜流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流程
8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生活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消化池,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下来成为污泥,污泥通过一定时间的自然发酵,有机物得到降解。
9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法是分散生活污水处理主要应用的一种人工处理技术,包括厌氧和好氧生物膜两种。厌氧或好氧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来吸附、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目的。这种方法设备简单、运行成本较低,处理效率高。反应器一般由填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三部分组成,采用的填料有无机类和有机类。目前,新型的生物膜反应器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就是其中一种。也包括的生物
10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集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两者优点于一身的第3代生物滤池。baf具有去除有机物、有害物质、脱氮、除磷的作用;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能耗及运行成本低。
11地埋a/o-人工湿地技术:是在常规生化处理基础上增设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深度处理。人工湿地系统是人为的在有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 混合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和美人蕉等) ,形成一个“基质—微生物—植物”的复合生态系统,并利用这种复合生态系统独特的净化功能进行水质高效净化。适用于地势条件易于集水污水并能通过自流出水的且规模适中的村庄,处理规模20~200 t/天。工艺参数: 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6 h,污泥清理周期180 天,人工湿地水力负荷0. 5 ~1. 0 m3/(m2·d) ,
12地埋a/o-生态塘技术:一种常规生化处理后增加生态塘处理工艺。生态塘亦称氧化塘或稳定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生物塘是以太阳能为初始能量,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在太阳能(日光辐射提供能量) 作为初始能量的推动下,通过生物塘中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将进入塘中污水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最后不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植物和水产、水禽的形式作为资源回收,净化的污水也可作为再生资源予以回收再用,使污水处理与利用结合起来,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该技术适用于拥有自然池塘或闲置沟渠,地势条件易于收集污水,并能通过自流出水的且规模适中的村庄,处理规模20~200t/天。工艺参数: 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6 h,生态塘停留时间不小于24 h,污泥清理周期180天,工艺流程见图8。
13地埋a2/o-人工湿地技术:a2/o 工艺亦称a-a-o 工艺,本工艺为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是流程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适用于处理要求较高,四季气候变化大,气温较低的地区。处理规模不小于200 吨/天。工艺参数: 厌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2 h,缺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时间不小于6 h,人工湿地水力负荷0. 5~1. 0 m3/(m2·d) ,污泥理周期180 天,工艺
14一体化mbr工艺:一种将活性污泥法和一体化浸没式膜分离系统结合的传统改良型工艺,利用膜组件进行的固液分离过程取代了传统的沉降过程,能有效的去除固体悬浮颗粒和有机颗粒,制备无菌水。系统出水可直接用于生产或生活回用。废水通过本处理系统处理排放出水的各项指标均可以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的指定标准。该技术适用于有回用要求或用地紧张的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20 ~500 吨/天。工艺参数: 缺氧反应区停留时间不小于2 h,mbr区停留时间不小于4 h,污泥理周期360 天,
农村污水市场技术已经并不缺乏。但这些技术如何选择则是一个大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受纳水体功能要求,结合农村地区经济状况、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条件完备情况和排水去向等,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模式与工艺,做到“建得起、用得起、管得好”应注重设备美观化,综合生态效益和环境美学效应也是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