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但看看眼下的环境,污水任意排放,黑臭水体随处可见,癌症村,水库富营养化已成成为了我们改变生态环境的阻碍。
在国家领导人提出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下,对于农村污水处理我们已经开始了行动。由于农村人口相对分散,水量变化大等原因增加了我们的难度。
背景:
1 目前农村污水的排放随意性特别的大,有的直接就地泼洒,使其蒸发或者渗入到土壤中,有的排放到暗渠或者明渠中使其流入溪河,对地表水的危害非常的大,而且农村污水的另一个特点是混合垃圾渗透液,雨水等高浊度的水一起渗入到流到地下或者河水中。
2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水质也存在较大差别,要求处理技术具备灵活性。生活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浓度也存在差异。例如在肉类蛋白类食物消费比例高的地区,生活污水中的氨氮浓度较高,而在大量使用洗涤剂的地区,生活污水中磷浓度偏高。
3除了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之外,我国乡村污水基数大,处理技术要求高,也给处理带来了困难。资料显示,我国有近60万个行政村和260多万个自然村,每年产生污水90多亿吨,相当于近5000个昆明湖的水量。
反观处理技术,由于大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由村民管理,因而要求处理技术在高效之外还要具备稳定性和便捷性,但目前污水治理设施“建好不用、只晒太阳”的现象普遍存在,不是不想用,而是不会用。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建设和运维成本过高的设施在农村无法长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