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o工艺分析
a/o工艺也即厌氧/好氧工艺,具体是依托聚磷菌在厌氧、好氧循环下达到磷元素去除的目的,是最基础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工艺操作所需设备简单,操作要求也相应较低。但是不可置否传统a/o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相对较差,对于高浓度污水氮磷元素的去除效果。笔者结合近期研究发现,通过分段进水a/o工艺能够对上述缺点作出解决,相继清除高浓度水中的氮磷元素,但具体应用中可能出现丝状菌污泥膨胀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消除此类局限性问题。
2、a2/o工艺分析
a2/o工艺的脱氮除磷能力及有机物去除能力相应较高,对浓业度较高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效果尤为明显,即便严寒季节节仍可保持稳定工作。但是此工艺实施有着较高的c源要求,普遍能存在脱氮及除磷两者间的碳源矛盾。当前在a2/o工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倒置a2/o工艺,通过以两点进水,降低初沉池停留时间,增加进水碳源有机物,也对c源不足问题予以了初步解决,但仍有待持续优化。从适用范围来讲,此工艺流程有着操作简洁、投资能耗较少、运行稳定等显著优点,较为适用于老污水厂改造范畴。
3、ab工艺分析
ab污水处理工艺,也即生物吸附--生物降解两段活性污泥法,ab工艺对污水中氨氮元素的去除率相应高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但此工艺对氮磷深度清理的能力较差,所以需给予改进,以便达到水质净化的标准要求。主要改进措施可采取增加污泥回流装置,强化c源利用率,以充分清理污水中的氮磷。笔者实践发现经改进后的ab工艺,在当前多数污水处理厂均较为适用。
4、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工艺的应用年限较久,具体是通过污水硝化、反硝化反应达到高效脱氮除磷的目的。近些年,国内开始广泛应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具体是采取外沟道中同时实施硝化反硝化反应,有效减少反应设备数量、尺寸、氧气供给量,同时能够大幅降低碳源的投加,从而节省较多的工艺操作费用,在节能降耗背景下完成污水脱氮除磷工作。
5、sbr工艺与sbr改进工艺
sbr工艺也即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此工艺方法操作流程相对简单,且脱氮除磷的效果也相对明显,较适用在常规浓度的污水处理范畴,工艺控制便捷,目前在国内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该项工艺也非完美,尚存在着总容积利用率低、脱氮除磷效果欠缺持续稳定等缺点不足,此类缺点极大限制了sbr工艺发展。目前,基于活性污泥转移改进后的sbr工艺,相应弥补了上述缺点不足,强化了氮磷清除效率,但仍面临设备改进工艺较为复杂的情况,难以作出大范围的应用推广。
以上除磷脱氮的工艺外,还有其他的工艺,例如:cast工艺、oco工艺等,但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和条件的限制而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